前卫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湖北日报楚天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出版:《前卫》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548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28/G0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湖北省武汉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qianweizzs@163.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qianweizzs@163.com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81号《前卫》杂志社

网址: 《前卫》杂志社

海内外顶级专家齐聚湛江 搭建北部湾高端学术平台

时间:2018/12/16  点击:910


       

中国青年网湛江11月22日电(记者 东樱 通讯员 周圆)近年来借助国家“蓝色经济”战略,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是近十年来海洋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11月22日,由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筹委会和广东医科大学联合主办的北部湾海洋生物医药高峰论坛邀请海内外顶级专家齐聚湛江,深度研讨海洋生物医药的发展前沿和热点,旨在搭建北部湾高端学术平台,打造海洋生物医药高地,促进北部湾海洋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致辞。中国青年网记者 东樱 摄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还勉励大家要再接再厉、创造辉煌,为祖国为民族立新功。”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将来是一个重要主攻方向,从陆域到海域都有我们未知的领域,有很大的潜力。

会上,海军军医大学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中心主任、科技部海洋领域"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专题战略研究总体组成员焦炳华教授对 “十三五”国家海洋生物科技重点任务部署情况作了解读。他指出,当前海洋生物资源的高效、深层次开发利用,尤其是海洋高端生物产品的研究与产业化已成为发达国家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大力发展海洋生物产品创新技术,实施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开发战略,建设高技术密集型海洋生物新兴产业,是我国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院副院长,国际药理学联合会(IUPHAR)执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海洋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杜冠华教授则介绍了海洋药物研发的现状如传统海洋药物的发展、海洋药物现状、新药研发现状和中药新药研发等。

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脂类医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康景轩教授从海洋生物资源与健康产品的开发切入,介绍国内外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以及对慢性病管理的影响,结合湛江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何利用好海洋资源开发保健产品,发展特色健康产业的思路和建议。

澳门科技大学药学院院长朱依谆教授,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副所长栗原博教授,新西兰食品科技院院士、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孙东晓教授以及中山大学药学院 (深圳) 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副院长莫水晶高级工程师分别从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制品、海洋健康食品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报告。

主办方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表示,大学的价值在于服务地方的贡献度和契合度。“广东医科大学作为我国大陆最南端、南海最前沿的医学院校,打造海洋医药特色,服务湛江经济社会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学校的创新选择。”他希望通过本次高峰论坛,加强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广泛交流,创造新思维、开辟新路径,为促进海洋生物医药发展做出新贡献。

据了解,近年来,广东医科大学主动适应国家“一带一路”、湛江市“海洋产业创新中心”战略需求,在湛江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依托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成立了广东医科大学海洋医药研究院,集中校内优势资源,聚力海洋生物医药研发。作为首批入驻“湛江市海洋产业创新中心”的单位,牵头组建了海洋科技产学研创新联盟。强化协同创新,建设南海海洋生物医药资源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入选国家“十三五”海洋创新示范城市项目,开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制品研发和海洋生物药用种质资源研究,研发了海洋中药海蒲胃宁、海藻系列日化用品、海水稻特医食品,医用胶原蛋白止血纤维以及用于骨损伤修复的海洋多孔骨组织修复材料等产品10余项。

参加本次论坛有国内外知名海洋生物医药专家、学者,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各省(市、区)海洋生物医药主管部门领导、专家技术人员,海洋生物医药重点院校师生,2018中国海博会相关展商及专业技术人员等共400余人。


本文由:前卫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由: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

2018/12/16

上一篇:上海学术期刊进入国际顶尖评价体系领跑全国
下一篇:2018京津冀儿科学术峰会在石家庄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