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卫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湖北日报楚天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出版:《前卫》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548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28/G0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湖北省武汉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qianweizzs@163.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qianweizzs@163.com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81号《前卫》杂志社

网址: 《前卫》杂志社

探索建立大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时间:2018-12-21 11:00:02  点击:728


       

内容摘要:建立大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是整合育人力量、实现“三全育人”、增进大学生获得感的制度性创新

关键词:大学生发展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践路径

作者简介:

 

  大学生发展指导的重要意义

  发展指导是现代学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历经数十年发展,国外高校的大学生发展指导工作逐渐成熟,指导内容从单一的职业指导走向学业、职业、生活、心理等全面指导,指导模式从问题干预式指导走向积极发展性指导,开展制度性的专业化大学生发展指导已成为普遍趋势。

  在我国,虽然有部分高校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但整体而言,对大学生发展指导工作仍存在认识不足、实践不力的问题。在思想层面,对大学生发展指导功能尚未深刻认识,往往将发展指导等同于对大学生的管理或服务。在实践层面,发展指导体系尚未建立,发展指导内容更多囿于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思政工作部门、学生处、团委、心理咨询中心等育人力量分散。

  因此,应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在普通高中阶段“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在高校建立大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即高校以制度化的方式,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而向大学生提供的专业化、常态化指导服务。

  建立大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制度化机制、专业化手段开展大学生发展指导,助其坚定理想信念、锻造过硬本领、培养健康身心、疏解成长困惑,对于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对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大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创新的积极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近年来,高校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思政工作彰显新气象、展现新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获得感显著提升。同时要看到,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方面,高校思政工作制度创新方面仍需大力探索。发展指导是直接面对大学生群体和个体、以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直接目的的大思政教育活动,在高校育人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因此,建立大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是整合育人力量、实现“三全育人”、增进大学生获得感的思政工作制度性创新。

  大学生发展指导的内容构建

  高校开展大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当前可重点围绕“五导模块”建立大学生发展指导的内容体系。

  一是思想道德育导。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重点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

本文发表于前卫

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二是学业职业启导。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重点开展大学生的学习游学、学业流动、升学深造、择业就业指导,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终身学习、创业创新指导,助力大学生锤炼过硬本领,成为勤学勤职、善于创造、青春出彩的时代新人。三是生活生涯指导。贴近大学生现实需要,开展大学生的娱乐、时尚、旅游、交友、文化、网络使用等闲暇生活和入学、恋爱、入职等重大生涯的指导,开展大学生的公益服务、社会融入、公共事务参与等社会性发展指导,助力大学生成为生活多彩、生涯顺畅、人生幸福的时代新人。四是身心健康辅导。贯彻健康第一理念,开展大学生生理卫生、疾病防治、体质健康、运动技能以及情绪调适、人际关系、社会适应、人格成长等身心健康指导,注重开展大学生的安全防护、危机应对指导,助力大学生成为健康意识强、健康习惯好、身心素质优的时代新人。五是发展困惑疏导。尊重大学阶段成年初期的发展特点,开展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过程中的困惑指导,突出大学生的权益维护指导、困境大学生的帮扶指导和大学生发展性问题的预防性指导,助力大学生成为正视问题、正确认识问题、自立自强的时代新人。

  大学生发展指导的实践路径

  坚持大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大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可塑性、可调节性,强调大学生自身所具备的健康、主动、积极发展的潜力,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发展责任感。将发展指导的可得性、可及性和大学生获得感作为立足点,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尊重大学生的群体性和差异性特点,开展针对性指导。

  指导模式灵活多样。围绕相关内容体系,可以灵活、综合采取以下模式:在宣讲教学上,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发挥理论宣讲、大学生成长讲堂、人生导师等平台功能,注重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开展发展指导;在专题指导上,利用新生入学、毕业升学、择业入职、生涯转折等重要生涯发展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开展专题指导;在专业引介上,针对创业创新、职业技能、身心健康、权益保护等专业度高的指导内容,主动协调各方专业资源,引入专业力量,购买专业服务;在应答指导上,通过调研座谈恳谈、校园热线等,开展及时性应答指导;在发展干预上,遵循积极发展理念,开展大学生发展性问题的预测、预警和发展性预防工作,对于大学生问题特别是“问题大学生”,实施成长干预举措。

  建立发展指导共同体。整合高校教育教学特别是思政工作力量,成立大学生发展指导专门机构,形成发展指导工作合力,构建发展指导生态共同体。建设一支以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为骨干,以知名教授、专业教师和校外力量为补充,专兼结合、多元互补的大学生发展指导工作队伍和专业力量。大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制度创新探索,尤其需要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大学生发展指导的专业供给体系。

  提升发展指导能力。大学生发展指导因直接面向大学生成长需求、直接服务大学生发展而对指导者提出更高的专业化要求。应发挥高校专业优势,将大学生发展指导意识和能力作为思政工作队伍和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专业性是发展指导不同于一般的大学生服务和社团活动的根本属性,需要以科学研究为支撑,大力开展大学生发展指导的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及应用。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教授、上海青年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由: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由: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

2018-12-21 11:00:02

上一篇:针对网络原住民的劳育新在哪
下一篇:用大数据精准构建大学生创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