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卫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湖北日报楚天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出版:《前卫》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548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28/G0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湖北省武汉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qianweizzs@163.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qianweizzs@163.com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81号《前卫》杂志社

网址: 《前卫》杂志社

打造良好学术生态方能让英才竞现

时间:2019/3/13 9:37:40  点击:777


       

内容摘要: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就一定能够迎来各类英才竞现、创新成果泉涌的生动局面。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英才;学术生态

作者简介: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就一定能够迎来各类英才竞现、创新成果泉涌的生动局面。这句话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热议,打造良好学术科研生态的关键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真正破题求解?

  笔者认为,打造良好学术生态的关键是推动教育和科技工作走向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发展就是要从以学术指标为本转向以学生和学者为本,更加关注学生和学者的学术体验,学者与学者、学者与院校系所、学者与社会和谐相处。

  重塑包容性发展的学术生态环境需要回归学术常识、回归学术本分、回归学术初心、回归学术梦想,始终将以师生为本的学术逻辑摆在最重要的位置。高等学校必须意识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提是包容性学术发展。如果打着“双一流”建设的旗号,盲目提高学术标准,大规模组织师资队伍“换血”,对外组织“帽子”人才争夺战,对内脱离实际需要推行薪酬双轨制,就很容易导致高校改革与发展远离师生的实际需求,继续在功利性的“战车”上飞奔。

  重塑包容性发展的学术生态环境需要进行系统的学术管理流程再造。

本文发表于前卫

。首先是外部宏观评价的“指挥棒”要从功利当中走出来。其次,高校行政系统必须从排斥性的指标竞争思维中跳出来,优先考虑如何才能让学者不必为了“工分”而将精力和时间安排“碎片化”,如何才能保证学者不必因过于庞杂的琐碎事务而无所适从。人事管理部门应当坚决从以数论文、数项目、数成果为主导的评价中退出,学者的职称和职务晋升应当以基层学术组织和外部学术同行的评价作为主要依据。教学管理部门应当从频繁的教学改革和运作教学成果奖的思维中解脱出来,将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教师发展作为优先级别最高的业务领域。科研管理部门不应再将争取科研项目、科研获奖、激励教师发表所谓“高等级”期刊作为自己的核心使命,应始终致力于为学者提供最优良的学术信息和学术服务。

  学者的诉求其实很简单,教育的规律也很简单,师生所需要的只是一张安静的书桌,一份从教为学的从容和保障,着急上火、奔波劳碌出不了真正有分量的成果。大批安静、从容的学者融入全球学术圈,才能人才竞现、成果泉涌。

  (作者系同济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本文由: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由: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

2019/3/13 9:37:40

上一篇:抓住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机遇
下一篇:减负难,减负难,减负再难也要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