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卫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湖北日报楚天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出版:《前卫》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548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28/G0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湖北省武汉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qianweizzs@163.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qianweizzs@163.com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81号《前卫》杂志社

网址: 《前卫》杂志社

以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时间:2019/5/18 9:17:39  点击:677


       

内容摘要: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五四精神;理想信念教育;立德树人

作者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青年人“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在学习、工作、生活方面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苦恼”;“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基于此,分析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明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难点,探索有效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原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基本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曾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对青年一代提出了五点要求,其中第一点即是“坚定理想信念”。他认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高校在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前,首先应当正确认识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结合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课题组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是认同理想信念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2017年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约有74.6%的大学生认同理想信念“对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大学生群体能够认识到理想信念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研究还发现,大学生不仅在思想上重视理想信念,在行动上也注重目标的确立。2017年数据表明,73.8%的大学生具备较为明确的求学目标。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数据在2011年到2017年间基本保持稳定,约有3/4的大学生有明确的目标。

  二是尚不能辩证地看待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对大学生的理想生活进行调查发现,在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体系中,排在前两位的是“家庭和睦”“身心健康”,随后是“经济富裕”“受人尊敬”,“服务社会”被排在最后一位。这表明,当前大学生由于个人认知和经历的局限性,还不能够辩证地看待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三是在短期目标与远大理想之间更加注重短期目标。

  对大学生工作选择考虑的因素进行考察,发现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将“符合个人兴趣”“较高收入”排在前两位,随后是“工作压力”“社会地位”和“对社会的贡献”。大学生的目标排序,反映了大学生直面严峻就业压力的现实选择,也体现了大学生更加关注短期目标,而忽视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二、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成绩与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在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高校必须把思政课办好。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载体,分析高校思政课的现状对于理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我国高校思政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学生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越来越高。“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课题组的数据显示,2012年79.4%的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评价较好,随后几年该数据持续增长,2017年达到了90.9%。二是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越来越被大学生认可。

本文发表于前卫

。2012年有64.6%的大学生认为思政课教育效果一般,有35.4%的学生认为效果较差。2017年的调查则显示有80.7%的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给予正面评价。

  在看到高校思政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要注意到面临的问题。当前,高校思政课遇到的困难之一,是学生对于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学生往往更加重视专业课。而思政课的大班额设置,一定程度上导致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课程要求不严。此外,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今后的就业和未来发展联系还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普遍不高。

  三、完善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只有不断完善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才能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大学生理想信念和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情况,完善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

  大学生时期是个体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是因为这一时期个体生理发育已经基本成熟,“理论型”抽象思维逐渐居于主导地位,自我概念基本完善,也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基于此,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现在与未来的关系,因而有助于形成更为适切的理想信念。然而大学生毕竟是一个群体的集合,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容忽视,这包括个体对于理想信念的理解不同、个体确立理想信念的经历和时间各不相同。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了解大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发掘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因势利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发挥“重要他人”的正面影响

  重要他人是指对个体的心理形成和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他人,包括互动型重要他人和偶像型重要他人。前者主要是指能够与个体产生直接交往行为的个人和群体,如父母、教师、同辈群体等;后者虽然不能直接同个体互动,但其所代表的文化和价值观能够对个体产生重要影响。大量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表明,重要他人对个体观念形成和行为实践具有重要影响。这就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充分挖掘大学生身边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为大学生树立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并通过两者之间的互动引起大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大学生自发地树立理想信念。

  (三)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一直在不断扩展。最初,高校以“两课”为核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后提出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三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2015年又增加了“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形成了“五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原则。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多样化发展,体现了对高校人才培养职能更深刻、更本质的认识。为了实现这一理念,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本职工作入手,探索本职工作与育人相结合的机制,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真正实现高校的全员、全过程和全环节育人。

  (四)有效利用网络和新媒体资源

  互联网信息具有数量巨大、传播速度快、反馈迅速、影响广泛等特点。当前,在校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互联网已然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有效利用网络和新媒体资源,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的多方面、多维度、多内容联结,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解答大学生的现实疑惑,拓宽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路径、丰富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注:“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于2011年开始,至2018年共进行了八轮调查,全国大学生参与调查的总有效样本已达70万份)

  (矫怡程,青岛大学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讲师;汪雅霜,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本文由: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由: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

2019/5/18 9:17:39

上一篇:什么样的孩子都不是来报恩的
下一篇:欧洲大学探索深层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