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湖北日报楚天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出版:《前卫》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548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28/G0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湖北省武汉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qianweizzs@163.com
内容摘要:美国作为最早研究校园安全问题的国家之一,逐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小学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中,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应对各种类型校园安全问题。
关键词:校园安全;信息技术;美国中小学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娜,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比较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重庆 400715
内容提要:美国作为最早研究校园安全问题的国家之一,逐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小学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中,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应对各种类型校园安全问题。文章以美国三个州的中小学学区所采用的信息技术化的校园安全防控措施为例,分析实时定位、社交媒体监测、紧急报警系统在校园安全防控中的应用成效与困境,进一步探讨其对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措施如何在维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进行三位一体建设的启示。
关 键 词:校园安全 信息技术 美国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62(2018)06-0071-06
一、信息技术在美国中小学校园安全防控中的应用
为应对一系列的校园暴力问题,美国中小学除了积极执行“零容忍”政策外,还充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各种校园安全防控措施之中,比如校园出入设备、识别技术、媒体监测设备等。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校园安全防控对技术设备需求持续增长,甚至达到了数亿美元的销售额。[1]目前美国中小学通过信息技术设备采取的校园安全防控措施的主要类型有12种(详见表1),楠帕学区、格伦代尔联合学区和伦敦德里郡学区三个学区具有代表性。
(一)楠帕学区:天空安全徽章项目
天空安全徽章项目主要是让学校教职工佩戴由Ekahau公司设计的安全徽章。当该徽章被激活时,佩戴者的电子信息资料将上传到学校计算机系统以及911调度中心,依托校园Wi-fi对佩戴者进行实时定位。当佩戴者发出紧急求助时应急人员能以最短时间找到求助者,提高救援效率。安全徽章一共有三个功能键可供教职工人员针对不同校园安全问题作出选择:(1)请求医疗协助,例如学生突发疾病;(2)在学生斗殴等情况下请求安保支持;(3)在紧急情况下启动学校锁定。[3]
自该项目实施两年以来,虽然也存在偶尔信息错误的状况,但根据学校的调查报告显示,校园安全事件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此项技术的运用除了缩短救援时间,也让学校学生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威慑力,从而降低了校园暴力的发生率。但由于此项目的实施需要一个强大的Wi-fi系统及坚实的资金支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在美国其他学校的普及。
(二)格伦代尔联合学区:地理监听
地理监听主要是由地理监听系统对学生在脸书、推特等常用的社交媒体上的公开言论进行扫描,通过检索一些消极关键词汇如“对不起”“死亡”“结束了”以及“离开”等,预测学生的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倾向。而专业的地理监听分析员需要根据检索内容进行危险系数等级评定,这就需要分析员对地方语言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地方俚语。当危险系数达到一定等级,分析员就需要告知学生家长和老师介入其中。
总的来说,地理监听是识别学生是否处于危险之中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首先,由于信息选取略粗糙,因此海量电子信息的处理对于分析员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次,初中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远低于高中生,因此这个措施在预防初中生自杀方面收效较微;最后,地理监听最初是为了防止学生自我伤害,包括预见学生的一些其他潜在行为,无形中也侵害到了学生的隐私权,怎样把握平衡点有待商榷。
(三)伦敦德里郡学区:COPsync911紧急报警系统
COPsync911紧急警报系统是一个先进的通信系统,通过对正在进行的犯罪实时报警来保护学校师生,提高校园安全性。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学校为教职工配备安装有COPsync911软件的电脑(该软件可同时在多平台运行,包括移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教职工通过激活该软件建立与执法部门的在线交流,当有危险发生时可通过该软件向当地警方发出求助信息,而求助信息本身会包括学校名称及求助者实时位置并附带一个学校地理信息平面图的超链接,便于警察快速到达现场。
COPsync911有效缩短了应急时间,而每个学校只需每年花费5000美元即可建立覆盖全校的应急警报系统。截至2015年,全美大约有720所学校采用了该系统。
二、美国中小学校园安全防控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困境
(一)在保障校园安全与保护学生隐私权之间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由于部分防控措施需要学生提供个人信息并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实时监控,例如视频监控和社交媒体监控,在一定程度上侵犯学生隐私权,致使部分学生及其家长产生抵触情绪,而这种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与相关执法部门的信息共享合作。
本文发表于前卫。
(二)暴力预测措施对非洲裔男性学生不公平,触及种族歧视问题
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种族歧视问题历来也是美国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据显示,非白种人超过学校总人数百分之五十的学校校园暴力发生率高于白种人占多数的学校,而暴力预测措施是通过学生的基本信息包含其过往违纪经历对学生进行监控,在实施过程中难免遭受有种族歧视的质疑,阻碍了此类措施的正常运行。
(三)校园安全防控措施矫枉过正,致使学生对学校产生消极情绪
过度的防控措施在影响学校氛围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于学校的不信任感,例如金属探测器和X射线机一方面会对学生身体造成危害,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感到学校不安全,产生无谓的恐慌。
(四)信息技术设备自身局限性
置身于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了对数据的处理,提高校园安全防控效率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数据错误或者软件运行漏洞致使对罪犯或受害者信息的误判。因此不能过分地应用信息技术防控而忽略了其他应急措施,要考虑到比如停电或断网等很多措施无法使用的情况。
(五)各项措施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
以上12种校园安全防控措施均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包括数据库更新、设备维修与保养以及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等。
三、对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防控措施的启示
(一)遵循“必要且合法”原则
合法行使学校监管权,保护学生隐私,对学生的监管必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并且措施合法。前不久“直播课堂”引发热议,在国内某网络平台可以看到全国多省份的中小学学生上课情况,甚至连学生讲悄悄话都清晰可见。这虽然是对公共场所进行直播,但法律界人士认为其依然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和肖像权。尽管直播的初衷是为了让教师和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也对教室内的欺凌事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未成年人仍和成年人一样拥有同等的隐私权,且一部分学生反映由于有了课堂直播自己反而没办法集中精力学习,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对于这种毁誉参半的防控措施也不可因噎废食,把握其合法限度至关重要。
(二)坚持因校制宜
结合具体学情采取恰当的防控措施,切忌矫枉过正。由于在美国枪支合法化,枪击事件成为引起较多重视的校园安全事故,但我国校园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一些普通类型的校园暴力、欺凌上,因此在采取防控措施时要注意根据校园暴力类型及等级进行选择。另外,由于国内很多中小学都存在“重善后,轻安防”的校园安全观,学校管理人员也应当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化的校园安全防控建设。
(三)推进人防、物防、技防三维一体建设
前文提到由于技术设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首先,“人防”建设依旧不可忽视。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是保安,但保安人员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救助能力有限、年龄普遍偏大、力量明显不足,与美国专业性非常强的校园警察制度相比具有较大差距,校园保安制度急需规范。其次,由于国内部分中小学的技防意识比较薄弱,在确保校园安全上大都停留在人防和物防方面,致使人防和物防成为当前校园安防的主流,因此更需要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全力维护和谐的校园氛围,切实保障师生安全。
(四)加强警校联动机制
美国中小学的安全系统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采取警校合作模式,通过信息技术防控措施将学校的安全系统并入当地的警察局中,一旦学校遇到突发事件其工作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情况汇报给当地警局并及时获得警察的帮助,而我国的警校联动机制建设略显薄弱。因此要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警校共建”的相关文件精神,将信息技术运用其中,提高“警校联动”实践性。
(五)稳定的财政投入
财政资金是建设校园安全防控技术的基础。我国中小学安全防控项目的建设资金部分由当地财政、教委统一拨款,部分来自学校本身。出于对资金的考虑,学校不得不购入一些较低端的安全防控设备而不愿引进先进的安全防控技术。安全防控建设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校园安全防控建设的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Jones G M.Educators,Electrons,and Business Models:A Problem in Synthesis[J].Accounting Review,1960,35(4):619-626.
[2]Hollywood J S,Boon J E,Silberglitt R,et al.High-Prior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eds for Law Enforcement[M].RAND Corporation,2015:26-53.
本文由: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
2019/8/15 16:4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