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卫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湖北日报楚天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出版:《前卫》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548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28/G0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湖北省武汉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qianweizzs@163.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qianweizzs@163.com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81号《前卫》杂志社

网址: 《前卫》杂志社

赵娜 等:教育改革中的学生评价目标、角色与功能的分析

时间:2019/8/20 16:26:27  点击:631


       

内容摘要:只有当学生评价完成目标、角色和功能的成功重释,学生评价才能在改革进程中实现理念与实践上下一贯的成功转型,进而发挥立体功效。

关键词:学生评价;评价目标;评价角色;评价功能

作者简介:

  原标题:教育改革中的学生评价目标、角色与功能的分析

  作者简介:赵娜,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130024;孔凡哲,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430074

  内容提要:教育改革进程中,需要重新审视学生评价的目标、角色与功能。在目标定位上,学生评价理应使甄别性目标隐形,显化辅助发展目标;在角色表征上,学生评价理应摒弃“工具”身份,实现资源角色重构;在功能厘定上,学生评价理应立足“双基”功能,完成素养功能落实。只有当学生评价完成目标、角色和功能的成功重释,学生评价才能在改革进程中实现理念与实践上下一贯的成功转型,进而发挥立体功效。

  关 键 词:学生评价 评价目标 评价角色 评价功能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19)01-0023-06

  评价领域正在经历由结果性评价走向过程性评价、注重可持续性的变革。“过去,我们只关注评价的结果,而现在重结果更重过程;过去,只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水平,而现在重现实水平更重学生发展的潜质,注重学生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1]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知识技能为本”的评价逐渐淡出,继而提倡“思想、能力立意”的评价。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更是将评价热潮引向“素养至上”的层面。现代意义上的学生评价,早已不能也不应该是教学结束后的一个独立环节,而应成为统筹教学之魂,融合于教学全过程;是一种教学立场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活动过程、思维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但并非止于现实水平的价值判断,而是指向未来发展潜质的开发。

  处于改革进程中的学生评价正面临挑战,评价观的转变效果立竿见影,而评价技术的提升却力不从心,理念认同与实践操作之间存在“天然”断层。对学生评价目标、角色与功能的精准诠释,似乎有助于消除这种断层现象。

  评价目标是评价观的直接体现,一个好的评价目标,不仅具备学理上的规定性,还必须保证实践上的可理解性。评价角色是评价目标的理论表征,评价功能是评价目标的实践表征,正确的角色认同和精准的功能厘定,是实现评价理念转向评价目标,再转向评价实践的桥梁。

  一、学生评价目标的重新定位:隐形甄别目标基础上显化发展目标

  甄别与选拔一直被认为是学生评价的核心关键词,但甄别应该是学生评价的唯一目标吗?

  (一)从历史遗留到改革回应:两个维度的现实发展

  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利用人才选拔制度实现社会权利层级流动,用以巩固统治者的绝对权利。为此,汉代始创察举制度,魏晋南北朝发明九品中正制。两者均以举荐选拔官吏,留有过大的操作空间。于是,发明具有可观测标准且相对公平开放的考试制度,成为历史必然。自隋朝产生、经由各朝各代规范的科举制度应运而生。“无论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还是后来的科举制度,都会面临着人们的竞取,也都会设定一些标准和通过某种操作机制来设定门槛或实现筛选。”[2]可见,我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人才选拔制度,并非“评价”。

本文发表于前卫

。于是,“鉴别拔取真才”成为评价的目标显得理所应当。

  1905年,存在了1300年的科举制寿终正寝,现代考试制度登上历史舞台。民国时期,历届政府不断借鉴和调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考试制度,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形成了包括小学考试制度、中学考试制度等较为完整翔实的学校考试制度体系。但此时的考试制度实际上是“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其目标在于“为资产阶级选拔人才”。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1952年,“教育部发出指示:全国高级中学、技术学校、师范学校实行以省、市为单位统一招生。”[3]自此至1965年,我国的现代考试制度在统招与单招的矛盾徘徊中不断探索和尝试。这一时期的考试依旧发挥着选拔人才的效用,只是其在百废待兴的环境下,同时促进了教育普及。“文革”时期的“上山下乡运动”使教育遭受严重破坏。197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恢复了高考制度。由于教育带来的丰厚回报,小升初、初升高、高升本的竞争十分激烈,“应试教育”应运而生。至此,通过大规模、标准化考试进行人才筛选成为“应试教育”最凸显的特色。

  进入21世纪,为应对全球教育趋势以及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我国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教育评价改革。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2002年,《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的通知》颁布,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2013年,《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及其附件《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颁布,2014年,《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这些文件基本确定了学生评价指向学生终身发展的基调。虽然实践层面具有滞后性,但也基本完成了从“双基类结果检测”到“四基类过程评价”,再到“素养类潜力评估”的过渡。

  有学者将我国的教育评价发展阶段划分为“考试时期(周代至清末)、引入美国教育评价时期(民国时期至1949年前)、引入苏联教育评价时期(20世纪50至70年代)、‘双基测验+课外活动’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2010年)、2013年至今的教育评价改革启动”[4]五个阶段。其实,就实践角度而言,“我国尽管从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并于2002年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教育评价基本上还停留在测验时期”。[5]21世纪之前,我国的教育评价本质上没有摆脱“学而优则仕”的思维,基本维持“鉴别选拔”的目标定位。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国际社会对人才的重新定义,评价(尤其是学生评价)才在真正意义上关注人,开始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只是,发展本位的学生评价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理论、技术等难题。


本文由: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由: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

2019/8/20 16:26:27

上一篇:焦虑、认同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
下一篇:李亚东等:我国第三方教育评价的核心问题辨析